国泰君安肖洁、鲍雁辛:一文看懂储能产业链本篇就先详细拆解一下储能产业链

来源:新浪 作者:叶知秋 时间:2021-12-25 19:24 阅读量:6626   

国泰君安:一文看懂储能产业链

国泰君安肖洁、鲍雁辛:一文看懂储能产业链本篇就先详细拆解一下储能产业链

摘要

我们在产业深度《碳中和约束下的龙头企业选择》中提到的十年的产业投资机会之首即为储能是解决电网消纳问题的必然选择铁锂电池路线的成本大幅下降,新能源车加速放量后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于储能,BMS,EMS,逆变器都有着巨大的创新机会,本篇就先详细拆解一下储能产业链

抽水储能仍占主导地位,电化学储能处于快速增长期根据CNESA统计,2020年底,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191.1GW,其中抽水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最大,为172.5GW,同比增长0.9%,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紧随其后,为14.2GW,同比增长49%,在各类电化学储能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的累计装机规模最大,为13.1GW从下游需求来看,全球累计投运和新增电化学储能项目中用户侧规模最大,占比32.6%/43.8%,2021—2023年,参考中国移动的招标公告,通信领域是国内储能装机的主要贡献力量

电池组成本是电化学储能系统的主要成本,是未来产业链技术迭代和降成本的主要环节电化学储能系统主要由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储能逆变器以及其他电气设备构成电池组成本占比最高达67%,,其次为储能逆变器10%,电池管理系统和能量管理系统分别占比9%和2%

储能逆变器和锂电池赛道龙头是储能行业的主要竞争者储能逆变器代表企业包括阳光电源,固德威,英威腾等,基于其在光伏逆变器行业的多年技术研发经验,形成较高壁垒,布局储能行业,电池组代表企业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派能科技等,基于其在电芯的多年深耕向储能市场发力

龙头企业的储能业务自2018年开始爆发宁德时代自2018年开始设立单独的储能事业部开始大力发展储能业务,2020年储能电池销568MWh,同比增长47%,储能实现收入19.43亿元,同比增长219%,储能板块毛利率水平35%左右阳光电源2020年储能业务规模达到11.69亿,毛利率22%,同公司光伏逆变器的盈利能力相仿

龙头竞争:海外发力,用户侧比拼比亚迪于2019年户用储能在欧洲市占率排名第二,仅次于Sonnen,2020年公司储能电池海外出货为438MWh,储能系统出货213MW,派能科技客户多为境外储能系统集成商,主攻海外用户侧,2020年公司实现储能收入10.45亿元,同比增长40%固德威2019年在用户侧储能逆变器出货量全球第一,2020年贡献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45%

目录

1. 抽水蓄能技术最为成熟,电化学储能更具优势

2. 电化学储能发展迅速,以锂离子电池为主

2.1.全球储能累计装机稳步提升

2.2. 国内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增速快于全球

3. 储能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通信基站

3.1. 电力系统:储能的主要应用场景

3.2. 5G基站:功耗较大,配置储能具有必要性

4. 电化学储能行业产业链

4.1. 锂离子电池组:储能的核心成本要素

4.2. 电池管理系统:PCB为核心组成

4.3. 储能电池系统:电芯的后加工环节

4.4. 储能逆变器: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

5. 国内主要竞争者:逆变器与电池企业具备先天优势

5.1. 龙头企业的储能业务自2018年开始爆发

5.2. 固德威:深耕光伏储能逆变器

5.3. 锦浪科技:国内领先组串式逆变器供应商

5.4. 德业股份:储能逆变器业务抢眼

5.5. 派能科技:用户侧储能龙头

以下正文

1. 抽水蓄能技术最为成熟,电化学储能更具优势

储能技术主要分为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熔融盐储热,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五大类目前在电力系统的储能项目中,以抽水储能为主,电化学储能为辅

抽水储能是目前技术最为成熟,使用规模最大,成本最低的储能技术,但因其高度依赖地理环境,且能量密度低,投资门槛高,故而未来发展有限电化学储能以锂离子电池为主,由于其能量密度高,寿命长等优势,未来发展潜力大

图 1:储能方式分类

表 1: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优势显著

2. 电化学储能发展迅速,以锂离子电池为主

2.1. 全球储能累计装机稳步提升

全球电力系统储能市场增长稳定,抽水储能仍占主导地位,电化学储能处于快速增长期根据CNESA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191.1GW,同比增长3.4%其中,抽水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最大,为172.5GW,同比增长0.9%,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紧随其后,为14.2GW,同比增长49%,在各类电化学储能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的累计装机规模最大,为13.1GW,电化学储能和锂离子电池的累计规模首次突破10GW大关

图 2:2016—2020年全球储能累计装机规模稳定增长

图 3:2020年底全球储能累计装机规模抽水蓄能占比超90%

全球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增速稳定,新增装机2019年首次负增长,2020年同比增长为63%2020年全球新增电化学储能4726.8MW,同比增长63%,主要得益于中国和美国储能市场的迸发,全球累计装机超14.2GW

图 4:全球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近两年增速稳定在50%

图 5:2020年全球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规模超4.7GW

2.2. 国内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增速快于全球

截止2020年,中国已投运的储能项目装机规模为35.6GW,2016—2020年CAGR为10%,高于全球中国装机规模结构与全球基本一致:以抽水蓄能为主电化学储能为辅,其中电化学储能又以锂离子电池为主要构成

图 6:2016—2020中国储能累计装机规模CAGR10%

图 7:2020年底中国储能累计装机结构与全球基本一致

2020年中国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规模重回高增长状态,锂离子电池为主要推动技术。

图 8:2020年中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较前年翻倍

图 9:2020年中国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首次超过1GW

图10: 2020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储能新增装机规模大幅提升

3. 储能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通信基站

储能目前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但同时也应用于通信基站,数据中心和UPS等领域可作为备用电源,不仅可以在电力中断期间为通信基站等关键设备应急供电,还可利用峰谷电价差进行套利,以降低设备用电成本。

3.1. 电力系统:储能的主要应用场景

电力是即发即用,无法直接储存的能源形态从整个电力系统的角度看,储能的应用场景可分为发电侧储能,输配电侧储能和用电侧储能三大场景其中,发电侧对储能的需求场景类型较多,包括电力调峰,辅助动态运行,系统调频,可再生能源并网等,输配电侧储能主要用于缓解电网阻塞,延缓输配电设备扩容升级等,用电侧储能主要用于电力自发自用,峰谷价差套利,容量电费管理和提升供电可靠性等

图 11: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场景

CNESA根据电力储能项目的主要用途将储能应用场景划分为五个类别: 电源侧,辅助服务,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并网,电网侧和用户侧。

表 2:储能适用领域涵盖整个电力系统

截至2018年底,全球累计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装机规模为6.6GW,用户侧的累计装机规模最大2.2GW,占比32.6%,辅助服务,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并网,电网侧和电源侧分列二至五位。。

2018年全球新增投运电化学项目约为3.65GW用户侧的新增装机规模最大,为1.6GW,占比43.8%,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并网,辅助服务,电网侧和电源侧分列二至五位,所占比重分别为25.2%,15.8%,13.8%和1.3%

图 12:2018年全球累计电化学项目主要应用于用户侧

图 13:2018年全球新增电化学项目43.8%用于用户侧

3.2. 5G基站:功耗较大,配置储能具有必要性

2021—2023年,通信领域是国内储能装机的主要贡献力量通信领域主要电池招标项目多为磷酸铁锂电池中国移动分别于2020年4月和2021年5月公示集采的磷酸铁锂电池1.95GWh和2.95GWh,而2020年全年国内储能的新增装机量仅为1.52GW

2020年,最高中标价为力郎电池的14.54亿元,对应投标单价0.74元/Wh,最低中标价为中天科技的12.91亿元,对应投标单价0 .66元/Wh,平均价格约为0.7元/Wh2021年,招标项目最高投标限价为不含税23.67亿元,对应单价不超过0.8元/Wh

图 14:2020年中国移动招标公示

图 15:2021年中国移动招标公示

5G基站较4G基站覆盖面积小且能耗更高根据运营商资料显示,5G单站的平均满载功率为3700W,约为4G基站的2.5至3.5倍,且基本全天24小时无间歇同时,5G基站的覆盖范围小,约为4G基站的三分之一

表 3:5G基站功耗较4G基站大幅上升

中国4G基站需求依旧处于增长阶段,5G基站建设处于爆发式增长截至2019年底,中国4G基站总数为544万个,其中2019年新建4G基站数为172万个,占总数近32%,4G依旧供不应求根据工信部披露,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累计建成5G基站71.8万个,2021年计划建设5G基站60万个

参考4G基站建设速度,我们假设截至2025年我国共建设5G基站500万个,配备4小时储能设备,保守估计5G单站功率为3000W,则2025年5G基站储能需求约为15GW/60GWh。

图 16:2019年中国4G基站总数为544万个

4. 电化学储能行业产业链

电化学储能系统主要由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储能逆变器以及其他电气设备构成最终应用场景包括电站,电网公司,工商业,家庭户用等

图 17:电化学储能行业全产业链

电池组成本是电化学储能系统的主要成本,是未来产业链技术迭代和降成本的主要环节根据高工锂电数据,一套完整的电化学储能系统中,电池组成本占比最高达67%,其次为储能逆变器10%,电池管理系统和能量管理系统分别占比9%和2%

图 18:电化学储能系统中,电池组成本占比最高

表 4:电化学储能系统的主要构成及作用

根据BNEF,2020年一个完成安装的,4小时电站级储能系统的成本范围为235—446美元/千瓦时成本范围之大也凸显了影响储能项目成本的因素之多,包括储能时长,项目规模,电池材料体系以及项目部署国家BNEF预计2030年成本下降至167美元/千瓦时,主要原因是电池组成本的下降

图 19:BNEF预计2030年储能系统成本下降至167美元/千瓦时

4.1. 锂离子电池组:储能的核心成本要素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正极材料为主要成本根据高工锂电数据,锂离子电池材料成本占比中,正极材料最大约为40%,负极,电解液和隔膜分别占比19%,11%和8%

图 20:锂离子电池构成材料中正极成本占比约40%

4.2. 电池管理系统:PCB为核心组成

以派能科技为例,公司自主开展电池管理系统的开发及电路板的设计,同时负责全部电子元器件的选型,采购和检验等电路板的其它标准化生产流程采取外协加工方式完成电路板生产完成后,公司负责电池管理系统的程序烧录及检验等

电池管理系统的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主要为电子元器件和PCB的采购。

图 21:派能科技电池管理系统生产工序

4.3. 储能电池系统:电芯的后加工环节

储能电池系统的生产工艺流程分为两个工段在电池模组生产工段,经检验合格的电芯经过极耳裁切,电芯插装,极耳整形,激光焊接,模组封装等工序组装为电池模组,在系统组装工段,经检验合格的电池模组与BMS电路板等组装成系统成品,然后经一次检测,高温老化和二次检测等工序后进入成品包装环节

图 22:储能电池系统组装工序

4.4. 储能逆变器: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

储能逆变器是光储一体化的核心部件储能逆变器能够减少对电网的依赖白天,光伏发电供负载使用,多余产生的电存储于电池中,晚上,光伏不发电,电池存储的电供负载使用最终达到少用甚至不用电网的目的储能逆变器能够处理应急情况在电网停电或者不稳定时,储能逆变器会自动将电网供电切换至电池供电模式,切换时间非常短,不影响负载的使用储能逆变器让光伏amp,电网皆可为电池充电白天光伏可以给电池充电,晚上电费较低时,电网也可以为电池充电从而达到峰谷电价差套利以及当作备用电源来使用

从工艺端来看,储能逆变器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原理几乎一样,但是储能逆变器多出一个电池端子,从而导致单位成本的提升:2019年储能逆变器的成本约为0.7元/W,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成本约为0.25元/W。10月8日晚间,国泰君安发布公告称,拟受让上海上国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5%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华安基金的股份比例将由28%上升至43%,SDIC资产管理持有华安基金的股份比例将由20%下降至5%。

图 23:储能逆变器工艺流程较光伏逆变器仅多电池端子

5. 国内主要竞争者:逆变器与电池企业具备先天优势

根据CNESA统计,2020年国内新增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集成商装机规模较前两年呈爆发式增长超1.5GW,同比增长约130%一方面南都电源等以铅蓄电池为主的企业装机规模有所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的企业另一方面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阳光电源,海博思创两家企业为第一梯队,合计装机占比高达约35%

表 5:国内市场储能系统集成商新装机规模排名

注:CNESA将储能系统集成商定义为开展储能系统集成业务,向客户提供成套储能系统产品的企业,这里的储能系统产品是指由储能技术本体,电池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能量管理系统及其它配件等组成的,满足客户实际需求的一整储能系统设备

目前涉及储能业务的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以储能逆变器发展的企业和以电池组发展的企业储能逆变器代表企业包括阳光电源,固德威,英威腾等,基于其在光伏逆变器行业的多年技术研发经验,形成较高壁垒,布局储能行业,电池组代表企业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派能科技等,基于其在电芯的多年深耕向储能市场发力

龙头竞争主要通过海外发力,用户侧比拼比亚迪于2019年户用储能在欧洲市占率排名第二,仅次于Sonnen,2020年公司储能电池海外出货为438MWh,储能系统出货213MW,派能科技客户多为境外储能系统集成商,主攻海外用户侧,2020年公司实现储能收入10.45亿元,同比增长40%固德威2019年在用户侧储能逆变器出货量全球第一,2020年贡献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45%

表 6:主要储能公司汇总

5.1. 龙头企业的储能业务自2018年开始爆发

宁德时代自2018年开始设立单独的储能事业部开始大力发展储能业务, 2020年储能电池销568MWh,同比增长47%2020年实现收入19.43亿元,同比增长219%2019和2020年储能系统毛利率水平稳定在35%左右

阳光电源是全球最大的光伏逆变器制造商之一2018年储能业务进入高速发展期,2020年储能业务规模达到11.69亿,毛利率22%,同公司光伏逆变器的盈利能力相仿

图 24:宁德时代2020年储能业务营收近20亿元

图 25:宁德时代2020年储能系统业务毛利率为36.03%

图 26:阳光电源储能业务营业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5.2. 固德威:深耕光伏储能逆变器

光伏逆变器龙头企业,用户侧储能逆变器出货量全球第一固德威于2010年11月5日设立,主要生产和销售光伏组串式逆变器和光伏储能逆变器根据WoodMackenzie发布的报告统计,2019年固德威在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的出货量位列第十一位,市场占有率为3%,三相组串式逆变器出货量全球市场排名第六位,市占率为5%,单相组串式逆变器出货量全球市场排名第五位,市占率为7%,户用储能逆变器出货量全球市场排名第一位,市占率为15%

公司主要产品为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储能逆变器和智能数据采集器自2018年531新政导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大幅下滑,2019年公司保持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营收稳定公司自2016年开始着重发展储能逆变器,2020年同比增长47%

图 27:固德威营收仅2018年为负增长

图 28:固德威2021Q3归母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近

图 29:固德威储能逆变器为新的发力点

与并网逆变器相比,储能逆变器的单价以及毛利率均相对较高公司在澳大利亚,德国等欧洲市场用户储能市场已有布局,随海外储能经济性拐点临近,未来储能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储能逆变器营收占比有望进一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将得到结构性改善

图 30:2020年固德威储能逆变器毛利率高达50%

5.3. 锦浪科技:国内领先组串式逆变器供应商

锦浪科技成立于2005年9月,专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领域,主要业务覆盖了并网逆变器,储能逆变器以及新能源电力等领域公司2019年开始大力发展储能业务,2019年营收1733万元,2020年营收3733万元,2021年上半年,储能业务营收已超6500万元,每年稳定成倍增长

图 31锦浪科技组串式逆变器产业链

图 32:锦浪科技2021Q3营收增速超70%

图 33:锦浪科技2021Q3归母净利润超去年全年

5.4. 德业股份:储能逆变器业务抢眼

公司是逆变器行业的新起之秀,近几年逆变器的销售收入成倍增长,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15亿元,已超过2019年全年营收公司主要面对海外市场,巴西,南非,墨西哥为自有品牌销售,美国市场为贴牌销售

图 34:德业股份储能业务收入井喷

图 35:德业股份2020年H1逆变器销量近翻倍

5.5. 派能科技:用户侧储能龙头

派能科技是行业领先的储能电池系统提供商,控股股东为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公司专注于磷酸铁锂电芯,模组及储能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发,输,配,用等环节以及通信基站和数据中心等场景公司垂直整合产业链,是国内少数同时具备电芯,模组,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等储能核心部件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的企业

图 36:储能电池系统持续增长

图 37:2018年归母净利润大幅上升

公司客户较为集中,多为境内外储能系统集成商公司与国外储能龙头公司展开密切合作,大部分客户对派能科技依赖性高,采购额占比基本都超过90%,且合作时间较长,维持现有客户能力较好

表 7:派能科技客户主要为境内外储能系统集成商

储能电池系统销售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2017—2019年,储能电池系统销售单价单边下降,从2.03元/Wh下降至1.51元/Wh

表 8:主要产品销售情况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时尚速递